全球投资者正在焦急的等待着中美贸易会谈的最终消息,而在此之前金融市场波动非常小。本周伊始,人民币的表现引发了人们的一些猜测。
全球投资者正在焦急的等待着中美贸易会谈的最终消息,而在此之前金融市场波动非常小。本周伊始,人民币的表现引发了人们的一些猜测。
与之前的历次会谈相比,本次会谈是可知消息最多的一次。
先来看看昨天(会谈第一天)传出的一些消息:
1、彭博新闻社援引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正在权衡是否将目前的截止日期延长60天,以便有更多时间继续会谈;
2、随后,彭博社再度援引知情人士称,双方在结构性问题方面仍存在分歧;
3、华尔街日报援引未具名公司消息称,中国考虑增加芯片进口和取消部分国产汽车补贴政策;
4、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在(第一天的会谈后)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团通电话后表示,气氛十分良好。库德洛也表示,未就推迟提高关税的最后期限做出决定。
此外,从一些公开照片来看,本次会谈细节安排的相当到位:
(1)在会谈开始前,双方握手致意并合影。

▲合影前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略显拘束。
(2)在媒体简短的拍照后,双方开始了正式会谈。媒体被请出会议室之前,没有任何官员发表任何评论。
(3)参与会谈的代表,每个人桌子上的名(字)牌也非常讲究——面向对方的是对方熟悉的语言。比如,中方代表桌子上对号入座的名(字)牌朝向美方的一面是英文,美方代表桌子上对号入座的名(字)牌朝向重方的一面是中文。这样在会谈中,方便每个人能迅速了解正在发言人的姓名和职位,提高了会谈效率。
(4)当然,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一幕应该是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抱着厚厚的一摞资料(看来已经进入状态了)。

▲莱特希泽离开下榻酒店,前往会谈地点
(5)第一天的会谈结束后,双方代表共同走出会议室,这一幕在以前的会谈中似乎没有出现过。

▲第一天会谈结束后,双方走出会议室。图片来源:新华视点
总体来说,这次会谈有三个关键点:
首先,双方在部分问题上仍未打破僵局(障碍并不是购买多少美国商品),这些问题看来只能待最后一刻来解决,这是会谈的难点之一;
其次,这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套可执行的机制(确保兑现承诺),或者说透明的标准,根据这套标准可以评估未来的进展;
最后,是一个总体协议框架(不知道现在是否成型)。美方不愿说出详细想法,想法肯定是有。
跟买东西的谈判策略一样,买家会有一个心理价格,这个价格跟卖家要价可能有很大偏差。谁都不愿意先说出自己的底价,卖家先说出底价,可能会吓跑买家,买家说出底价,太低可能会被指责没诚意,高了可能觉得自己吃亏了,这个平衡点很难把握。只能是通过谈判,慢慢形成一条双方都认可的,动态调整的底线。
从时间节点上预测,本次会谈大概率是延长截止日期继续磋商(从莱特希泽厚厚的一摞文件中也可以看出,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产业问题留待最后解决。因为特朗普曾表示,最终的协议将由两国首脑敲定。但之后特朗普也表示双方不会在3月1日前会面。与此同时,特朗普还透露出愿意延长最后期限的意愿。
Axios本周一引述两位未具名的直接知情政府官员报道称,特朗普的顾问非正式地讨论了下个月双方在海湖庄园举行峰会,会晤最快可能会在3月中旬举行。
- 上一篇:中美贸易最新消息中美谈判获得重大进展 [2019-05-14]
- 下一篇:母亲节快乐-------致敬天下慈爱的母亲(沙画展) [2019-05-11]